接下來我們講「行入」,講「四行」。

禪宗在佛門裡頭因為其「教外別傳」的方便又被稱為「別教」,其修行的次第共有52個位階,分別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而後成佛。

其中十信位又稱為「資糧位」,是為正修行而積累福慧資量的階段;

十住位又稱為「見道位」,也就是明心見性,見道開悟的階段;

其後的十行位,又稱為「修道位」;是見道之後穩固道基的一個階段。

六月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禪宗的第一則公案發生在靈山會上,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佛陀捻花,迦葉微笑」的故事。在當時的那個場域裡,佛陀捻花這個舉動,正好對大迦葉造成了觸動,也幫助他當下一念相應,親證了實相;可是同樣的情境,卻對在場其他的人發生不了作用。這就是「觀機逗教」這一「情境教育」的一種特殊性。也在那時,佛陀說了一段流傳千古的名言,同時開啟了一個特殊的佛門宗派,他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禪宗的法脈就是從這兒開啟的。

這個法門之所以「微妙」,就在於它是一個「活法」;是人人不同的,是必須要因材施教、因著個人的業障、因緣來設計的一種特殊的方便。禪門的「公案」所蒐集、羅列的,就是這樣一則則的「情境設計」。其中,每一則都是一個特殊的、個別的、無法被複製的教案。

這樣的「情境設計」通常需要藉由「明師」、「過來人」的智慧與經驗去營造出來,以幫助一個行者去進入到其中,經由其切身的體驗而激發出特殊的感悟,進而能夠「一念相應」地去實證到我們自己的「本心」,親見到我們的「本性」。

如果沒有明師的指導和帶領,那麼,那個「情境」的發生就必須要等待,等待其因緣的具足和成熟的時機的出現;而行者個人則必須要在一個無預期的心理狀態底下,出其不意地去湊泊到那樣的情境,而導致感悟和「一念相應」的發生。

 

六月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然而,「理」雖然可以頓悟,「事」卻必須要漸除。

現在的我們終究是以一期的「受報身」型態存在於這個現象世間(輪迴世間)的,累劫以來深重的業習早已經在我們現在這個報身上面植入了重重的禁錮,使得我們的「心智模式」、「言行模式」都受到種種的制約和影響;因此,一個人要真正做到「捨妄歸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修行簡單的來講就是兩件事:「捨妄」和「歸真」。

在《金剛經》中須菩提所用的語言則是「云何降伏其心」、「云何應住」?

六月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平常在遇緣對境時,會隨著緣、境而起心動念,其運作過程是:

觸→作意→受→想→思

這叫做「五徧行心所」,是我們心念運作的正常流程。

其中的「作意」是指進入到阿賴耶識中去提取與之相應的業識種子,用我們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進入到我們的記憶庫中去提取相關的知識和經驗記憶來」。

六月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下來我們看下一段,「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懂得了「含生同一真性」,悟得了一切生命的「本來」,了知生命「實相」與「現象」之間的差異,那麼我們才不會被現象所迷,才能夠澈見生命與法界的本源;也才能清楚明白什麼是「本」?什麼是「末」,什麼應「先」?什麼當「後」?如此,價值觀才不會「顛倒」,人生也才能夠找到「定向」而不會盲目地追逐、奔忙;這時,也才真正懂得要「捨妄歸真」

「捨妄歸真」這四個字看似好懂,其實卻也並不簡單。

首先我們看這個「捨」字,

和「捨」字相反的字是「得」;我們常說「捨得、捨得」,這是把兩個相反字意的字給擺放在一起的一個連詞。要想「得」得先懂的「捨」;要明白「捨」,則得先弄清楚什麼是「得」。

六月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煩惱所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所謂的「理入」,就是透過「經教」的指引來幫助我們體證「生命的本來」。並經由此一體證而深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十法界一切眾生的本來都是一般無二、無別的。

眾生生命的本來無二無別,然而,眾生的生命現象卻是千差萬別。

生命的本來無二無別,那是因為所有的「本來」都是清靜無染、妙圓妙明的;

六月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懂得了這樣的一個佛法前提,我們才有辦法繼續說明為什麼達摩祖師會說「要而言之,不外兩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的原因。

一切法門存在的目的不外要助人「離苦得樂」——離輪迴之苦,得解脫之樂。

從生命現象的源頭去推,我們就會明白:輪迴是果,造業是因;造業是果,起惑是因;起惑是果,無明是因;無明是果,蔽於所知所見、妄執所知所見為「我」是因;果從因來,解鈴需從繫鈴處起;因此,解縛脫黏的根本就不外乎要去除「二障」:「所知障」和「煩惱障」。

輪迴的直接原因是「造業」——造作善惡諸業。

而一切的業皆由身、口、意來,其中身、口的業屬於「行」,而意業則屬於「知」、屬於「理」。

六月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我們開始進入《四行觀》的本文。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文章一開頭,達摩祖師即告訴我們:

修道入門雖然有著許許多多的途徑,不過就其重點而言,不外兩個大類:一是從「理路」上面去做探究,一是從「行門」上面去做實踐;一切的法門都離不開這兩個要點、核心。

句子開頭的這個「夫」字是個發語詞,沒有特殊的意義。

六月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六月息說命系列叢書》的寫作任務已經完成,同時書也出了;正思考著po在部落格上面的文章應該要做些調整,哪些可以留置,哪些應該要拿掉;以免影響贊助出書的讀者們的權益。就在這個時候,雅虎決定要關掉它的部落格空間,正好也省下了我重整部落格的精力。接下來我會專注在《六月息讀經系列》的寫作上了,歡迎舊雨新知們前來交流意見,並給予關心和指導。

我寫作有個前提,就是「不拾人牙穗」、「不人云亦云」,無論是古人或今人,凡是曾經有過的見解,我就不再多事照搬照抄了;但是,我也絕不會為了「譁眾取寵」而故意去標新立異。我手不僅要寫我口,同時還要寫我心;凡是行諸於文字的,必然是我個人真確的理解和體會。當然,它們不必然就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因此,歡迎朋友們的指教和討論。

 

六月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緣可以選擇的成分不大,那是我們人生必須要『受的』部分,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修行的人說『隨緣』,如達摩祖師在他的『四行觀』中講『隨緣行』,要去隨順妳人生中應該必須要經歷的種種因緣。

但是,人生除了『受』的部分之外,另外也還有要『做』的部分,這個做的部分叫做『對境』。做功課是為了要學習、成長、要有所改變;而完成功課則是為了要蓄積生命的能量、開發我們的潛能,要有所創造。學習、成長、改變、蓄積、開發、創造因此是一連串『做』的過程。

 

「很好!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人生的意義』和『倒底我們要什麼?』。

人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在『歷緣』,是在接受因緣果報;那是我們之前靈魂生命所留下來的未竟的功課。就像今天早上我們一覺醒來,開始接續著昨日尚未完成的工作一樣。

六月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