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斗數的「干支盤」是「物/我」這一個太極的縮影,它所代表的,是我們所寄生的這個自然宇宙、物質宇宙。

然而,物質宇宙萬象紛紜,在盤上面不可能將所有的宇宙萬象都羅列到其中來;因此只能選擇其最根本、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來做為表示。而這個最根本、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在中國文化裡頭就是「氣」了。

這個「氣」一方面化生了宇宙天地,一方面又隨著天地的運行而產生種種的變化。

從本體的「道」到現象界天地自然的化現,再到宇宙萬物的發生和演化,其中「氣」的存在與變化是一個最主要的關鍵。

在中國文化中最早把這個問題做比較詳細說明的,應該要算是列子了:

 

「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

夫有形者生於無形,

則天地安從生?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見氣也;

太初者,氣之始也;

太始者,形之始也;

太素者,質之始也。

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

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易無形埒,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

九變者,究也;乃復變而為一。

一者,形變之始也。

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

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列子‧天瑞》

 

列子說:

「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

過去的聖人們根據陰陽相反相成的原理來說明有形的現象世界是從無形的本體界所化生出來的這一個過程。他們是如何來描述這個創世紀的過程的呢?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

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從無象、無形、無質的本體界到有象、有形、有質的現象界基本物質的落實與發生一共分做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分別叫做: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和渾淪。

這裡所說的「易」字,其實也就是老子所講的「道」的「寥兮,周行而不殆」那一面;是從「道」的「能生萬法」,從「道」具有化「氣」、生「物」的作用那一面來說的,所以稱之為「易」。

「易無形埒」,「埒」是「界限」的意思,「無形埒」即是沒有形狀,沒有邊界、界限;非但「無形」甚且連「象」都還沒見到。

「有象、無形、無質」是「氣」,所以說「太易者,未見氣也」。「道」在將動未動之時,在還未生「氣」之前的階段叫做「太易」。

「道」化生出「氣」是我們的生命、宇宙從本體界跨入到現象世界的第一步;是形而上學中本體論與宇宙論的一個銜接。

這個銜接依老子的說法叫做「道生一」,而在《列子》一書中則叫做「易變而為一」。這個「一」也就是「氣」,是整個「形變」的最初始階段。所以叫做「太初」,說「太初者,氣之始也」。這時還只有「氣」,卻無形、無質。

從太初到太始到太素到渾淪,是從「有象無形」的「氣」到「有形無質」的「形」的完成,再到「有形有質」的「質」的發生;最後,氣、形、質三者俱全且渾而為一的狀態叫做「渾淪」。這個「渾淪」也就是老子講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那個「混成」的狀態和階段。

這個「渾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混沌」。

這時候宇宙天地還沒有出現,是「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是「天地未判」之前的狀態。

「天地始判」是——「氣」之「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

這個「天地始判」用現在的宇宙學說、天文物理學來講,那就是「大霹靂」、「大爆炸」,也就是神話中盤古的「開天闢地」。是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宇宙的誕生。

宇宙的誕生是「氣」之「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這裡的「氣」是指「氣形質具而未相離」的「渾淪之氣」,是含「氣、形、質」的氣;而不再是「有象、無形、無質」的「太初之氣」了。

 

從「有象、無形、無質」的「太初之氣」到「氣形質具而未相離」的「渾淪之氣」的這個過程,以老子的話來講叫做「一生二」;用列子的話來講則叫做「一變而為七」。從「渾淪之氣」的「相離」,「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在老子叫做「二生三」,而從「沖和氣者為人,萬物化生」則是「三生萬物」。也就是說從「大霹靂」、「大爆炸」到宇宙天體的誕生是「二生三」;從宇宙誕生到人與萬物的化成是「三生萬物」。

就列子而言,則從「渾淪之氣」的「相離」到「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萬物化生。」這整個過程則叫做「七變而為九。」

列子說:「九變者,究也」。「究」是「最終」的意思,「數之始為一,數之終為九」。從「氣」的發生到「萬物化成」,我們了解「易變為一」是「氣之始」,「易變至九」是「變之究」。所以「一」與「九」一個是指開始的階段,另一個則是指完成的階段。這裡面比較讓人難以了解的是,中間的那個過程為什麼是用「七」這個數來做表示,而不是用其他的數字來做代表?今本《列子》的最早註釋者張湛說:「一變而為七九,不以次數者,生舉陽數,領其都會。」意思是說:因為是講「動」、講變化,而動屬「陽」,所以用陽數(奇數)來做表示。

問題是,陽數裡頭還有三、五,為什麼不用它們,而一定要用「七」呢?

北宋范致虛則在他的《列子解》中說:「七,少陽之數;九,老陽之數。」那「一」呢?「一」是什麼?

另一個宋朝人林希逸則說,之所以會用「七」數而不用其他,是因為:「陰陽二與五行共為七也。」意思是說從氣到形到質到渾淪到天地萬物的化生,這一切不過是「氣」的「陰陽五行」的作用與變化所產生的。陰陽是二,五行有五,二加五是「七」,所以用「七」而不用其他了。

這個說法似乎比前兩者要周衍一些,但也並不是沒有問題。

 

我不確定列子為什麼在這裡用了這個「七」字。但是,我認為這個「七」字是和我們生命、宇宙的來去,生命、宇宙的「形變」有著極大的關係的。

生命的來,在形體上面是七天、七天一個變化;所以自古及今孕婦的產期都是以「週」來作為計算的單位的。

生命的走,在形體上面也是七天、七天一個變化的;「中陰身」七天、七天一個變化;所以我們在人死之後要「做七」。

另外,我們的生活也是七天、七天一個週期的在循環、在過日子。

甚至,我們人生的階段性變化也是七年、七年為一個變化週期的。

這也就是說,在我們生命存在的所有現象中,無論是「生有」、「本有」、「死有」、「中有」,其變化都是以「七」這個數字來做為週期計算的單位的。

關於我們生命形變的這個問題,佛家講「七」,道家的列子無巧無不巧也是講「七」;這是中國道家和印度佛教在生命和宇宙現象緣起方面,看法、觀點上的另一個巧合和雷同。這樣的「此心同,此理同」的有趣的例子,是在相隔數萬里,在東西方文化在還沒有正式交流之前就已經發生的。

因此,我們似乎可以確定,生命的「形變」和「七」這一個數字之間,確實是存在著某種極為神秘且奧妙的關聯的。

 

在中國,本體是「無」,現象是「有」。

「有」來自於「無」,亦即現象界中一切的存在是來自於本體。

本體是「道」,「道」是「心」,「心」有一體的兩面:

「寂兮,獨立而不改」的稱為「道心」,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真心如來藏」;是我們「生命的主體」。

另一面是「寥兮,週行而不殆」的稱之為「人心」,也就是佛家所講的,因「無明」而起的「妄心」、「狂心」;是我們「輪迴的主體」。

本體界中沒有輪迴,本體界是「涅槃寂靜」,是「寂兮,獨立而不改」的。

輪迴,是在現象界中進行的。現象界是因本體的「一念無明」,迷失「真心」而化現的;也就是老子所謂的:「反者,道之動。」

由真入妄,從寂到寥,自靜到動叫做「反」。

其過程即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即是「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而致「渾淪」;由「易無形埒,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隨後「渾淪初開」,「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宇宙誕生。之後,「七變而為九」,「沖和氣者為人,萬物化生。」一個現象世界於焉誕生。

從「混沌」到天地萬物的發生之所以可能,那是因為「天地含精」,含「渾淪一氣」中「氣形質具」之「精」。這個「精」也就是老子所說的: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精」。

 

從太易到渾淪,從「渾淪初開」「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宇宙誕生;到「七變而為九」,「沖和氣者為人,萬物化生」。這些變化我們的老祖宗們統稱之為「天行」,是指「氣」在天地之間的運行和變化,這也就是所謂的「氣化宇宙」。

是整個「氣化宇宙論」最早的一個原型。

中國的命術、五術,基本上就是以這個「氣化宇宙論」來作為其所依據的根本原理而發展出來的。依理而言,學命、學五術的人因此都必須要將這個「氣化宇宙論」視為是入門的必修課程,對此應該要耳熟能詳,精準掌握並了然於胸;然而事實上卻非如此。古時言命、言五術者,多少還懂得也願意去涉足、探討此一根本的原理問題;至於今日的學人,願意下功夫去了解、整理這一部分學說的,則百不得一,有如鳳毛麟角了。

 

關於這個「氣化宇宙論」有幾個重點是我們一定要了解和把握的:

  1. 列子是以「道之動」所具有的「陰陽」的作用來解釋宇宙的化生的。老子說:

「反者,道之動。」什麼是「反」?

就「道」的本身而言,「寥」是「寂」的「反」,「寂」是「寥」的「反」。

「寂」是「不生」,「寥」是能生。

「不生」是「靜」、是「陰」,「能生」是「動」、是「陽」。

因此,「氣」之所以會有「陰陽」,其實是根源於「道」本身所原自具有的

「寂」與「寥」,「不生」與「能生」的雙重特性的。

沒有「道」的「寂」、「寥」,也就不會有「氣」的「陰」、「陽」;

沒有「道」的「寂」、「寥」的雙重特性,也就沒有「道之動」;因為沒有雙重

性就不會有「反」。

因此,整個「氣化宇宙論」最根本的根源必須要被上推到「道」上面去,而不能只是止於「氣」。此所以「有形者生於無形」也。

  1. 「道」是「心」,「寂」與「寥」是「心」的一體兩面;

「氣」是「物」,「陰」與「陽」是「物」的一體兩面。

因為「道生一」,「一」是「氣」,所以「氣從道來」。輪迴中的宇宙與生命雖

然乍看之下是「物」、是「氣」;但究其實,此氣、此物乃「心物一元」之氣、

之物;而其根源則是「心」而非「氣」。

  1. 由於「道」生「物」是「道」本身的「一體雙面性」所具有的一種「反」的作用,所以由道所生出來的「氣」、「形」、「質」,以及由「氣」、「形」、「質」所構成的「萬物」,也都同樣的具備了這個「反」的特性;「陰陽」作用即是這個「反」的特性的進一步說明,所以說「萬物負陰而抱陽」
  2. 「太初之氣」是「有」的開始,而「渾淪之氣」則是宇宙萬物的基礎,也是一切物質的基礎,是構成萬物一切「形」與「質」的根本;因此這個「渾淪之氣」自然也就可以被視為是組成一切物質的最初「粒子」。這個最初的「粒子」是比我們現在所說的「原子」還要早的「原始原子」。

現代天文物理學上所謂的「大霹靂」即是指此一「原始原子」的大爆炸。是

因此大爆炸而誕生了我們今日的宇宙。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是因為「道」具有「寂」與「寥」的雙重特性;所以「道之動」所產生的「氣」,才會具有「陰」與「陽」的作用。「陰陽」觀念的產生就是這麼來的。

 

 

這個「氣化宇宙論」是中國五術山、醫、命、卜、相,甚至是中國古代所有科學的一個根源。雖然,中國過去所曾發展出來的種種科學,因為方法上還不夠翔實、精確,學理上還不夠細緻、嚴謹;而曾經被許多現代「科學萬能論」者視為只是一種「偽科學」來看待。但是,歷史將會證明,它們所曾經發展出來的許多觀念非但不是落伍的,更且是歷久而彌新的。如中醫的「預防醫學」觀念,如風水學的「人與環境系統」觀念……等等。

「氣化宇宙論」及其所延伸、涵蓋的所有學科同時都具有兩個極為重要的核心概念:

  1. 一切的存在都不是獨立的,而是處於一個環環相扣的系統中的,如我之前所

曾經提到過的「五重太極觀」。

  1. 一切的存在都是處於一種動態的平衡當中的。這個動態的平衡源自於存在本身所具有的「陰陽雙重性」這一特質上面的。

 

從上個世紀的50年代開始,人類的觀念開始了一場巨大的變革,這個變革從兩個方面推展開來:

一是科際的整合,三四百年來由科學所主導的學科、學門的分化,所造成的科際分立以致於「隔行如隔山」,「見樹不見林」的學界現象,開始發現了統整的必要。

二是東西文化的再交流,西方以外在世界為主的「科學」和東方與生命為主的「心

學」重新有了接觸和理解。

這場重要的人類思想革命事實上也正觸及了「氣化宇宙論」那兩個核心的概念。因此我們今日重新來理解「氣化宇宙論」不但是學習命學的一個開始,同時也是我們在邁進一個新時代時,在思想觀念上面應該要有的一個準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六月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