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氣化宇宙論」是中國人的創世紀,是中國人對於我們的生命和這個物質宇宙如何形成的一種看法。

如同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佛教中不但有關於生命和宇宙乃由「識的三能變」所形成的說法,更且對於生命的形成與來去,對於法界的分類,對於物質宇宙的成、住、壞、空有著極為詳盡而清楚的說明。由於我們的重點不在於談佛法,因此,除了在「命理學」和「造命學」中做了部分介紹外,此處就不再多做引述了。

這邊只稍稍涉及佛法中和「物質」有關的,所謂「色法」的一小部分

 

佛家的「四大」

關於物質宇宙的構成,佛家有「四大」的講法。

「四大」是在講構成「色法」(物質現象)背後的基本條件,而「色法」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物質現象」。佛家認為宇宙中一切物質現象的出現和構成:

首先,必須要有「質礙」。「物質」是「有形、有象、有質」的,而構成「物質」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佔有一定的空間,形成「質礙」,這也就是現代物理學所謂的「粒子性」,這個「粒子性」在佛法中就叫做「地」。

第二,當「質礙」出現時,一個基本的兩極也就出現了。

「質礙」與「無質礙」,「粒子」與「非粒子」(或「空間」)就是這個根本的兩極。

沒有「質礙」就顯現不出「空間」,沒有「空間」也就無法展現出「質礙」。「質礙」與「空間」因此是「相反」卻又「相成」的「一體兩面」。

「質礙」是一種「結構」的力量,而空間則是一種「解構」的力量。

「結構」是一種「向心力」、內斂的力量;而「解構」是一種「離心力」、放射的力量。這兩種力量就以「水」和「火」來作為代表。

「結構」是「水」,

而「解構」是「火」。

第三、這個「質礙」與「空間」的變化,「結構」與「解構」的作用,即是一種運動,是一種動態的表現;這一運動,這一動態的表現,就叫做「風」。

因此,從佛家的角度來說,宇宙中一切物質的現象,說穿了,其實就是這「地」、「水」、「火」、「風」四者的幻化和演出而已。

因此,一切的物質表現莫不具備這「地」、「水」、「火」、「風」四者。而這四者同時普遍地存在於一切的物質現象當中,所以稱之為「大」,叫做「四大」。

 

我對於佛家這「四大」的解釋,和傳統的解釋不太一樣。

過去,大多數的人在解釋這「四大」時,通常都是將它們說成是組成物質的四種基本「元素」,但是這樣的說法非但不透徹,不符合現今科學的發現,同時也容易造成誤解。

在現代的化學中,所謂的「元素」是由分子所組成的,而分子則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因此,元素是比分子、原子更複雜的多的「粒子」,或更進化的物質表現。可是「四大」顯然不是在說這個更複雜的東西,而是在說明構成一個最原始的「粒子」如「原子」時,所必須要具備的條件而言的。

淨空法師在《佛學十四講講記》中解釋這「四大」時,根據現代的「原子學說」把它作了更符合今日科學的解釋,他說:

「地」就是「粒子性」,

「水」、「火」則是電能,水是陰電、負電,火是陽電、正電,

而「風」則是運動的意思。

因此「四大」所講的,即是物質所具有的「粒子性」、「帶正、負電性」和「運動性」這些基本的特質。

我覺得淨老的這個解釋很有道理。因此採用了他的說法;同時,進一步地將「火大」和「水大」作了更抽象層次的一種演繹,認為它們不僅僅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基本特質——正負電性;同時也是物質「結構」與「解構」的一種作用。

由「空間」到「質礙」是「結構」,是「水大」的作用;

而由「質礙」回到「空間」則是「解構」,是「火大」的作用。

 

 

陰與陽

會談到「四大」,是因為有許多人會把佛家的「四大」和中國的「五行」拿來相比附。當我們把「四大」或「五行」看成是組成這個物質世界的基本元素時,這樣的比照、附會就很難避免。

然而,這樣的比照、附會是不正確的,因為「四大」也好,「五行」也罷,這兩者顯然都不是他們所理解的那樣——是在指涉組成物質的最小粒子,不同的粒子的。

其實,和佛家「四大」意思更接近的東西是「陰陽」,而不是「五行」。

從我們上面講的,由「無」→「氣」→「形」→「質」→「萬物」,是因為「道」的「陰陽」作用而演化的這個觀點來看:

「氣」才是中國「氣化宇宙論」中那個最初、最小的「粒子」,而由「氣」到「形」到「質」即是所謂的「粒子性」,也就是「地大」。

「從無到有」是一種「結構」的力量,

「從有回到無」則是一種「解構」的力量。

「結構」是一種「向心力」、是一種內斂、內聚的「質化」力量和作用;

而「解構」則是一種「離心力」、是一種輻射、放射的「氣化」力量和作用。

這兩種力量和作用在「四大」當中分別被叫作「水大」和「火大」,這個「水大」和「火大」的作用,在中國文化的「氣化宇宙論」裡頭其實就相當於「陰」、「陽」的作用。

而「風大」在中國文化當中則被稱之為「陰陽消長」,在老子《道德經》中則叫做「反者道之動」。是「道」生「一」,「道」生「氣」的運動,是因為「道」的本身具備了「寂」與「寥」,「不生」與「能生」此一雙重特性而來的一種「反」的作用。

這個運動、這個作用必然是從一極朝相反的另外一極去發展的。因此「反」就是這個運動的規律,也就是「陰陽消長」的規律。

當結構的力量、「質化」的力量走到了極致,「道」的運動,「道」的作用,就會開始朝向解構的方向、朝向「氣化」去走、去發展,叫做「陰消陽長」。

而當解構的力量「氣化」的力量走到了極致,「道」的運動,「道」的作用,就會反過來朝向結構、朝向「質化」的方向去走、去發展。叫做「陽消陰長」。

這就是所謂的「反者,道之動」。

「盛極而衰」、「否極泰來」都是這樣的一種「反者,道之動」。

「反者道之動」就是在講「風大」,也就是現代「原子學說」中另外兩個最重要的定律——「質能互換」和「質能守恆」。

 

事實上,「陰」與「陽」這兩個字在中國文化史上,不同的時期有其不同的用法。

最早先,「陰陽」只是被用來指稱陽光照得到和照不到的地方,陽光所照之處稱為「陽」,陽光照不到,有陰影的地方稱為「陰」。

因為陽光所照處明亮、溫暖、乾燥,而陽光所照不到之處為幽暗、陰涼、潮濕,因此,「陽」後來又被引伸為明亮、溫暖、乾燥,「陰」又被引伸為幽暗、陰涼、潮濕。

慢慢的,「陰」與「陽」就被拿來與自然界中天氣變化的現象「風、雨、明、晦」給放在一起而合稱為「六氣」。這「六氣」是指天象變化中所呈現出來的六種狀態、六種現象。

到後來,凡是顯而易見的事物通通可以被稱做「陽」;相反的,隱晦而不明顯的事物則通通可以被稱為「陰」。

而當「陰陽」這兩個字慢慢地被用到比較抽象的層面,如哲學、宇宙論、形上學上面時,則又有了完全不同的意義:

上升之氣輕清稱為「陽氣」,下降之氣重濁稱為「陰氣」

天在上因此代表「陽氣」,「地」在下因此代表「陰氣」。

動而不斷變化的叫做「陽」,靜而不變的叫做「陰」;所以「陽動陰靜」。

因此運動中的、不可見的、能量型態稱之為「陽」;靜止的、可見的、物質型態,稱之為「陰」。

我們的生命中凡是指精神、心、神層面的是「陽」,而屬於物質、身軀層面的是「陰」。

「解構的」、「無形無象」的是「陽」,「結構的」、「有形有質」的是「陰」。

這時候,動、靜,清、濁,陽、陰所指涉的內涵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一樣。

尤其是「陽」從本來陽光所照之處所引申的「顯而易見的事物」變成了「無形無象」不可見的精神、心靈層面;而「陰」則相反的,從陽光所照不到之處所引伸的「隱晦不明顯的事物」變成了可見的、物質的、有形象的事物了。

因此,陰陽這兩個字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種種不同的歧義,在不同的命題當中各有其特定的指涉和用法,並不是完全一致的;也因此,並不是很容易就能夠去做出辨認的。

「五術」是中國宇宙論中的一部份,因此在命學裡頭所運用到的「陰陽」觀念,大體上是依據陽動、陰靜,陽清、陰濁,陽能、陰質這個說法的。這是我們學命的人首先應該要有的一個基礎認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六月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